工作动态

工作动态
位置: 首页 > 工作动态 > 正文

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的预警提示

作者:   时间:2019-12-26   点击数:

防范非法集资,共建和谐校园

根据吉林省教育厅《关于继续加强全省教育系统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有关工作的通知(省教财【2019】33号)文件精神,现将非法集资的特点和防范手段予以发布,敬请参阅。广大师生要树立合理的理财观念, 提高对非法集资风险防范意识,牢固树立“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”、“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、责任自负”的意识,消除对“非法集资损失政府买单”的误解和不当期盼, 自觉远离“校园贷”、“套路贷”。

▲禁止任何人、任何组织通过任何形式在校园内推介非法集资活动!

▲严防大学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为涉嫌非法集资机构打工!

▲ 警惕通过校园课堂、传单微信朋友圈、微博、信息推送、熟人推荐等形式吸引学生参与非法集资活动!

▲广大师生对非法集资不参与、能识别、敢揭发,切断非法集资在校园的传播链条,铲除非法集资滋生土壤!

▲非法集资举报电话:963099; 我校保卫处电话:0432-64644813,64644875。

一、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

     非法集资常常采用承诺高额回报、编造虚假项目、以虚假宣传造势、利用亲情诱骗等方式进行诱骗活动,并且具有以下典型的四个步骤:

     第一步:画饼吊“胃口”。以“新技术”、“新革命”、“新政策”、“区域链”、“虚拟货币”等为幌子描绘一幅预期报酬丰厚的高大上蓝图,让集资参与人产生“不容错过”“机不可失”的错觉。

     第二步:活动造声势。非法集资人通常会举办各种造势活动,大量展示各种或真或假的“技术认证”“获奖证书”“政府批文”,或者公布一些领导视察影视资料等。

     第三步:想方设法吸金。非法集资人通过返点、分红,给参与人初尝“甜头”,参与人不仅将自己的钱倾囊而出,还动员亲友加入,集资金额越滚越大。

     第四步:卷款跑路。非法集资人往往会在“吸金”一段时间后跑路,或者因为原本就是“庞氏骗局”人去楼空,或者因为经营不善致使资金链断裂。集资参与人遭受惨重经济损失,甚至血本无归。

     如遇以下情形向公众集资的,务必提高警惕:

      1、以“看广告、赚外快”“消费返利”为幌子的;2、以境外投资股权、期权、外汇、贵金属等为幌子的;3、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“免费”养老、“以房”养老等为幌子的;4、以私募入股、合伙办企业为幌子,但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;5、以投资虚拟货币、区块链等为幌子的;6、以“扶贫”“互助”“慈善”“影视文化”等为幌子的;7、在街头、商场、超市等发放投资理财等内容广告传单的;8、以组织考察、旅游、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群众的;9、“投资、理财”公司、网站及服务器在境外的;10、要求以现金方式或向个人账户、境外账户缴纳投资款的。

二、非法集资的识别和防范途径

     1、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息“保险”、高息“理财”,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。

     2、不被小礼品打动,不接收“先返息”之类的诱饵,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。

     3、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金融产品。不与银行、保险从业人员个人签订投资理财协议,不接收从业人员个人出具的任何收据、欠条;购买保险过程中要尽量做到“三查、两配合”,即通过保险公司网站、客户热线或监管部门、行业协会网站查人员、查产品、查单证,配合做好转账缴费、配合做好回访。

     4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,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非法集资风险提示,遇到涉嫌非法集资行为及时举报投诉。

保卫处  电话:0432-64644875